周口信息网

300亿,李泽湘第一个IPO来了

(原标题:300亿,李泽湘第一个IPO来了)

李泽湘教授人生第一个IPO来了。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今日(8月15日)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固高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此次IPO发行价12元/股,开盘涨超525%,市值一度超300亿元。

1961年出生于湖南永州的一个农村家庭,李泽湘在高考恢复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了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赴美留学幸运儿,博士毕业后于香港科技大学任教。为了产研结合,李泽湘携手教授高秉强、吴宏于1999年在深圳南山区创办了固高科技。

这些年,李泽湘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成为一位隐形创业教父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这些硬科技独角兽诞生背后,是李泽湘开创“导师+学生”的天使投资模式,出资鼓励学生们学以致用,这已经成为创投圈一道另类风景线。

创业24年

李泽湘人生第一个IPO

固高科技的故事,要从李泽湘教授说起。

1961年,李泽湘出生于湖南的一个教师家庭。1978年,他从湖南永州农村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彼时对外开放的大门刚刚打开,美国铝业公司访华时为感激中国的热情接待,当场表示愿为中方培养2名本科生作为答谢礼。18岁的大一新生李泽湘被选中,前往美国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学就读。

此后,李泽湘在学业路上高歌猛进先后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本、硕、博、博士后的学习。1992年,李泽湘怀着“想办一所大学”的热情归国,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在港科大,李泽湘担任电子工程系教授,创立了科大数控研究实验室及自动化技术中心。

教学期间,李泽湘发现学生上课的激情并不高涨,便试图寻找一条“产学研结合”的路径。彼时,深圳正大力谋求制造业升级,希望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创建的深港产学研基地在深圳南山区诞生。

同年,李泽湘受邀加入深港产学研基地,和两位港科大同事当时的工学院院长高秉强和自动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宏,共同成立了固高科技,专注研发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三人分别在机器人、微电子和运动控制领域深耕多年,其中高秉强是芯片领域内的执牛耳者,曾推动思特威、博通集成等芯片公司的诞生和上市。

回顾创业的起点,李泽湘曾感慨:“加入深港产学研基地是我创业的真正开始。它为我创业提供了契机与重要平台。”他的创业初衷十分朴素,那就是推动“产学研”更高效的转化,让更多的创意变成创业,从“一”到“GOOGOL”(10的100次方),进而带动和改变整个产业链。

时至今日,固高科技为近60个行业、2000多家客户、200多家系统集成商累计完成运动控制系统部署超过100万套。此外,在覆盖北京、上海、苏州、武汉、洛阳、西安等境内各大城市的同时,固高科技亦将业务延伸至中国港澳台、东南亚以及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晃创业24年,李泽湘终于带着固高科技登上IPO敲钟舞台。此前的一次采访中,李泽湘神采依旧:“趟出一条路来,把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市场化,这是固高科技的一个使命。”

打破国外垄断,年入3亿

半部国产机器人成长史

那么,固高科技到底是做什么的?

招股书显示,自1999年成立至今,固高科技专注于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研发,形成了运动控制、伺服驱动、多维感知、工业现场网络、工业软件等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并可提供“供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平台”。

听起来很硬该公司的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装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3C自动化与检测装备、印刷包装设备、纺织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服务的客户包括大族激光、博众精工、新益昌、联赢激光等高端设备制造行业龙头以及诸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固高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3亿元、3.38亿元和3.48亿元,营收年复合增速达12.06%;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2738.83万元、6419.77万元、5521.25万元。

其中,囊括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驱控一体机和工业自动化组件的核心部件类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业务根基和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时,该项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已经达到75.42%。

一直以来,运动控制都是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核心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中高端工业装备高精准定位和高效作业。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赛道,没有捷径可言,对于处在后发位置的国产品牌来说尤为如此。正因如此,固高科技从成立到上市足足用了24年。

这当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固高科技成立之初,正值外资机器人巨头抢占中国市场。珠三角制造业老板办企业的模式大多是从国外拿订单、买设备,再招一批工人进行生产活动,并没有采购自动化设备的意识。为此,李泽湘和团队成员开设了培训班、说服企业家,让员工集中起来接受运动控制技术的短期培训,帮助企业把产品做得更好。与此同时,李泽湘还从高校入手,在高校培养人才。

2000年,固高科技开发了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闭环运动控制器(GT系列),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从事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公司。

如今,在运动控制器领域,以固高科技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在技术和产品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站稳中高端市场,形成有效的国产替代。

一路走来,固高科技身后投资机构的身影并不多见。作为固高科技的投资人之一,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聊起当时的投资逻辑:“公司创始人团队的三位科学家作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学者,怀揣科技报国的梦想,以无国界的科技为有国界的中国科技产业链解决卡脖子的底层技术。”这也是基石资本在硬科技行业实践CVC式产业链投资布局的典型案例。

回顾固高科技漫长的经历,几乎跨越并演绎了半部国产机器人成长史。曾有评价说,在国外众多巨头扎堆的运动控制创业的公司,要么成了英烈,要么就是英雄,背后尽显艰辛。

隐形创业教父

带出一个学生创业军团

以固高科技为起点,李泽湘带出一个硬核创业军团。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孵化案例便是大疆。“我看好汪滔动手能力强,指导他参加机器人大赛拿奖,还破格录为门下的硕士生。”李泽湘曾回忆。2006年,26岁的汪滔在李泽湘教授的鼓励下,回到深圳福田区车公庙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里创办了大疆创新,谁也没想到日后会崛起成为一个全球无人机霸主。

李泽湘一直鼓励学生要么去研究深造,要么去创业学以致用。但“产学研结合”这条路并不好走,最大的挑战是高校没有产业落地的基地,一些研究成果往往只能停留在纸面。于是,李泽湘开始考虑为学生寻找资金、提供技术孵化的基地。后来,他通过考察发现,以深圳科技园为圆心,周围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距离画圈,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畔的高新区是最佳选择。

2014年11月,李泽湘联合高秉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等一众优秀创业导师联合发起了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相关领域投资的创业孵化基金“XBOT PARK基金”应运而生。

“不要沉迷于港科大的美景,要干一番事业,就到深圳、东莞松山湖去。”李泽湘常激励港科大的学生。

李群自动化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汪滔的同门师妹,石金博在导师李泽湘的支持下投身创业。2011年3月,她拉着学弟俞春华等六人凑了近90万元,创立了工业机器人公司李群自动化。在李群自动化发展历程中,李泽湘给予了不少指点和资助,“以前钱不是很多的时候,李老师每次发完工资,钱都会丢到公司里面去。”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俞春华一直心存感激。

越来越多年轻人受到了李泽湘的影响。2015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的张峻彬向李泽湘教授的公众号投递简历,打算来东莞松山湖创业。2016年,张峻彬在松山湖总部一号17栋创办云鲸智能,致力于开发一键清洁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并成为李泽湘引入松山湖的首位人才。

云鲸对外做第一轮融资时,外部的投资机构并不是很了解松山湖的项目。“谁都不会想到这个角落里有值得投资的项目。找三五十家潜在的资本,可能才对接成功一家。”李泽湘曾回忆。后来,李泽湘和几位老师咬牙掏钱投资了云鲸智能。时至今日,云鲸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的超级独角兽。

还有EcoFlow正浩创始人王雷。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王雷曾在大疆任职,常常可以近距离接触李泽湘教授并逐步了解将“研究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2017年,27岁的王雷开始创业,移动储能公司EcoFlow正浩正式诞生。2021下半年,EcoFlow正浩已同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

时移易转,李泽湘带领的学生军团日益壮大,还有海柔创新创始人兼CEO陈宇奇、逸动科技创始人陶师正、云深互联创始人兼COO高婧、云洲智能创始团队余天亮、张云飞、成亮……不胜枚举。此外,李泽湘和老友马潍2017年一同在家乡湖南创办了一家自动驾驶企业希迪智驾,至今完成至少7轮融资,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

一如固高科技坚持了24年,李泽湘常常告诫身边的年轻创业者:

“创业就是熬,就像爬山徒步,总会遇到挑战和障碍。感觉自己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只有坚持才能找到办法。”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luyixian/233011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